2025 年開學季剛過一月,社交媒體上關于 “大學生宿舍直播” 的吐槽便持續(xù)升溫。“舍友晝夜直播,我根本沒法休息”“因直播影響生活,和舍友吵了好幾次”“想找個合理辦法,讓舍友停止在宿舍直播”—— 這些真實訴求的背后,折射出一個值得關注的校園現(xiàn)象:本應是休憩學習、滋養(yǎng)情誼的宿舍空間,正悄然淪為部分大學生的 “私人直播秀場”。這場看似熱鬧的 “鏡頭表演”,不僅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秩序,更在無形中侵蝕著集體生活的溫度與大學生成長的正確航向。?
153325m7mzitkrpmzjry7v.webp (176.5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10-14 15:33 上傳
宿舍,作為大學生集體生活的核心公共空間,其屬性早已明確:是共同休憩的 “溫馨港灣”,是互助學習的 “第二課堂”,絕非個人逐利的 “專屬演播廳”。然而,部分大學生主播為追求流量、打造 “人設”,卻將公共空間的屬性拋諸腦后:深夜里,直播燈光穿透簾幕,刺得舍友輾轉難眠;高分貝的互動聲響回蕩樓道,打破校園的靜謐氛圍;更有甚者,未經允許擺弄他人物品、拍攝舍友生活片段,將他人隱私置于 “鏡頭之下”。這些行為,看似是個人 “逐夢流量” 的選擇,實則是對公共秩序的漠視,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侵犯。當 “我的直播需求” 凌駕于 “我們的集體生活” 之上,舍友間的矛盾必然滋生,原本溫馨的宿舍氛圍,也會在一次次摩擦中逐漸消散。?
更需警惕的是,當校園空間異化為 “流量孵化基地”,部分大學生自身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 “本末倒置” 的困境。為策劃直播內容、維持鏡頭表現(xiàn),他們將大量時間投入 “直播營業(yè)”,卻把專業(yè)課程學習、能力素質提升拋諸腦后。在 “當網紅、賺快錢” 的捷徑幻想中,他們用青春賭一場充滿不確定性的 “流量游戲”:課堂上精神恍惚,難以專注聽講;圖書館里鮮少露面,錯失深度學習機會;宿舍內忙著 “與粉絲互動”,忽略了與舍友的情感交流。這種狀態(tài),不僅背離了大學教育 “立德樹人、培養(yǎng)人才” 的根本初衷,更可能讓年輕一代在追逐短期利益的過程中,丟失了長遠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 —— 畢竟,青春的價值從不是 “鏡頭前的短暫熱鬧”,而是 “沉淀中的扎實成長”。?
治理宿舍直播亂象、守護校園純粹氛圍,絕非一人一事之功,需要學生自覺、學校引導、平臺監(jiān)管形成 “合力”。對大學生而言,當樹立清晰的 “邊界意識”:明確公共空間的行為底線,懂得尊重他人權益,平衡個人興趣與集體生活的關系,莫讓 “流量誘惑” 模糊了成長的方向。對學校而言,應主動作為、精準施策:一方面,完善宿舍管理細則,明確禁止影響他人的直播行為,為公共生活劃定 “硬規(guī)矩”;另一方面,加強價值觀教育,通過主題班會、成長講座等形式,引導學生認清 “網紅捷徑” 的虛幻性,樹立 “腳踏實地” 的成長觀,讓大學時光真正用在 “長知識、強本領” 上。?
對直播平臺而言,更需扛起社會責任:避免過度渲染 “校園網紅” 文化,不向大學生群體推送 “流量至上” 的錯誤導向,多傳遞 “理性成長、實干成才” 的正向價值觀。平臺監(jiān)管的觸角,應當延伸至校園直播場景,對 “不分晝夜、干擾他人” 的違規(guī)直播行為及時干預,從源頭減少亂象滋生。?
我們并非否定大學生接觸直播、嘗試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 合理利用直播分享學習心得、校園生活,本是展現(xiàn)青春風貌的一種方式。但必須明確的是,大學的核心任務是學習成長,青春的主要賽道是拼搏奮斗。直播的喧囂,不應掩蓋晨讀的瑯瑯書聲;流量的誘惑,更不容模糊人生的正確航向。?
校園的價值,在于其寧靜氛圍能滋養(yǎng)求知之心,在于其純粹環(huán)境能培育健全人格。唯有守住這份寧靜與純粹,讓大學生將精力聚焦于專業(yè)學習、能力提升、品格塑造,才能讓他們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精彩,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
(綜合: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