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透露,2024年預計上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市經濟規(guī)模邁入了5萬億元以上的新階段。
這意味著,上海成為我國第一個5萬億城市。距離上海躋身“4萬億俱樂部”,才剛剛過去了3年。
各地最新最低工資標準發(fā)布.jpg (123.65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1-16 16:26 上傳
回溯上海近20年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到一座城市在經濟上的“狂飆”。
2006年,上海GDP達到了10598.9億元,摘下我國第一個萬億城市的桂冠。
5年后,也就是2011年,上海GDP邁過2萬億元大關。
2017年,上海GDP超過3萬億元。
僅4年后,上海和北京在2021年一同邁上4萬億的臺階。其中,上海達到4.32萬億元,北京約為4.03萬億元。
不到20年,上海的GDP從1萬億元到5萬億元,靠的是什么?
早在國務院2017對上海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批復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批復中提到,上海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
由此看來,上海經濟格局的支撐是多元的。
最典型的要屬金融業(yè)。
提到上海,很多人會想到陸家嘴涌動的財富。事實也是如此。
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海區(qū)域中心、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先后落地。
根據(jù)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僅2024年一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了3650萬億元,增速為8.2%。
回歸到實體上,上海的新興產業(yè)也在發(fā)展壯大。
2024年,上海三大核心產業(yè)(集成電路、生物醫(yī)藥、人工智能)規(guī)模達到了1.8萬億元。
除了金融的支持,上海產業(yè)的壯大,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位于江海交匯地帶,上海通江達海,具備極其突出的航運優(yōu)勢。
202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5150.6萬標準箱,連續(xù)15年排名世界第一位。
這也讓上海港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個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
據(jù)了解,上海港的集裝箱需求多來自當?shù)氐母叨朔諛I(yè),具有較高的貨運附加值。
各地最新最低工資標準發(fā)布1.jpg (58.69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1-16 16:26 上傳
過去的一年,上海機場的運輸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其中,航空貨郵吞吐量為420.6萬噸,排名世界第二位;旅客吞吐量達到了1.25億人次,排名世界第三位。
大港口、大機場,聚集了金融、產業(yè)、航運等資源,促進了各種要素間更頻繁的流動。
2024年,上海進一步將金融和航運兩大優(yōu)勢結合起來,印發(fā)了《關于推動上海航運保險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以推動航運保險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各要素的集聚、交融,也在夯實上海產業(yè)的底座,促進上海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
(來源:九派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