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知名學者木里辭世,享年65歲
驚悉納西學者、麗江民俗文化協(xié)會會長木里因病于7月10日下午在家中逝世享年65歲。
麗江知名學者木里辭世,享年65歲 (1).jpg (218.54 KB, 下載次數(shù): 110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2 11:31 上傳
木里是麗江市博物館院研究館員,早年先當了多年的老師,后來從事文博事業(yè)。多年前,木里就編寫了《納西族水文化》一書(2011年出版),圖文并茂,是第一本比較全面地整理和研究納西族水文化的專著;后來,他又編撰了《木里納詩寫意畫——納詩三百首》,給三百首包括納西民歌和納西漢文詩繪了寫意畫,用他的繪畫作品來反映詩歌的意境;不久前,他還為麗江市古城區(qū)人民政府和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出品的《納西族生態(tài)智慧故事》一書繪制了插圖。2019年,木里還牽頭成立了麗江民俗文化協(xié)會。
位于寧蒗縣永寧鎮(zhèn)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館辦得很有特色,如今,木里主持的摩梭民俗博物館,已與云南省博物館共建了云南省唯一幫扶的民辦博物館。于2019年11月掛牌成立了云南省博物館——摩梭民俗博物館,正式成為云南省博物館在基層社區(qū)的一個分館,為人們全面了解摩梭人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打開了一扇重要的窗戶,成為民族學和人類學者研究摩梭社會文化的的重要窗口和研究實習基地,也成為摩梭文化影視拍攝基地。
長期致力于民族學、納西學、納西族與藏族關系史、東巴教與本教關系、當代云南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等方面研究的納西族學者楊福泉,與木里是初中、高中的同級同學。據(jù)楊福泉回憶,上世紀90年代,兩人曾兩次一同為在麗江舉辦的國際納西學會議暨藝術節(jié)忙碌著。
在楊福泉的眼中,這個老同學,一直就是這樣馬不停蹄地為麗江的文化事業(yè)忙碌著,奔走著!“木里殫精竭慮地投入麗江文化工作。我想,他的生病應是與過度的操勞有關系的。之前我去探視他,精神還不錯,閑聊起來,他還一心系念著如何建好麗江民俗博物館,心念著要繼續(xù)修訂《納西族水文化》一書。難得老同學此情此心,一個用心做事的人,一個認真踏實的人!”
麗江知名學者木里辭世,享年65歲 (2).jpg (196.12 KB, 下載次數(shù): 10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2 11:29 上傳
遠在北京工作的楊杰宏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副研究員,主要做納西族傳統(tǒng)文化、東巴文化、民俗文化研究,1996年,他和木里在麗江的文化活動上相結識,相似的愛好和工作,成就了一段忘年交。在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上,兩人有著很多的交集和共鳴。
麗江知名學者木里辭世,享年65歲 (3).jpg (282.43 KB, 下載次數(shù): 11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2 11:28 上傳
“木里老師是個藝術家,又是個畫家,一輩子從事繪畫藝術,而且后期研究東巴畫,還把東巴字融入到了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把現(xiàn)代的一些傳統(tǒng)國畫、油畫、東巴畫有機結合在一起,體現(xiàn)出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他并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行甚于言,把自己的學術理論、學術研究的成果在實踐當中相結合。木里老師留給我們那么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物質和非物質的遺產,需要我們去懷念和總結,這樣才能讓我們麗江的文化走得越來越好。”楊杰宏說。
“人生須臾數(shù)十秋,壯士人間留印跡。祈愿學友早康復,再續(xù)新語話玉水?!边@是木里生前最后一條朋友圈里與好友的互動。他在留給家人的遺言中,還寫道:后事一切從簡,親朋好友,不開追悼會,在火化場作個送別即可,讓我的靈魂永遠守候玉龍山、瀘沽湖……
就如網(wǎng)友所說,麗江人民失去了一位優(yōu)秀的好兒子,麗江民俗協(xié)會失去了一位好會長,而我們失去了一位風趣幽默和藹的良師益友。
|